到目前为止,髓母细胞瘤的病发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实际上,髓母细胞瘤的产生是1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进程,髓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有哪些?,众多危险因素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根据某些肿瘤病发特点和1些基础实验研究,提出以下几种学说。
肿瘤位于小脑蚓部者约占80%多数突向第4脑室生长,年龄较大者(13~15岁)少数位于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有哪些?,有人解释髓母细胞瘤来源于髓帆增殖中心而大龄者可由小脑外颗粒层细胞残余发展而来极少数肿瘤可经枕大孔向下发展到上颈髓椎管(即脑内降落型枕大孔区肿瘤)肿瘤高度恶性,常有瘤细胞脱落沿脑脊液播散转移可种植到马尾、脊髓或大脑表面、脑室等处,髓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有哪些?,有人统计产生脑脊髓转移者占12%~46%,髓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产生机制
(1)遗传学说:在神经外科领域中某些肿瘤具有明显的家族偏向性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等1般认为它们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外显率很高细胞及份子生物学研究表明26%~45%髓母细胞瘤中有17号染色体短臂(17p)的丢失但是,虽然在17p上有抑癌基因p53,进1步研究表明髓母细胞瘤与p53基因的突变或丢失无明显相干性与髓母细胞瘤相干的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改变仍不明确。
(2)病毒学说:实验研究表明1些病毒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若接种于动物脑内可引发脑瘤。
(3)理化学说:物理因素中被确认的具有致肿瘤可能的是放射线已有许多关于头颅放疗后引发颅内肿瘤的报导。在化学因素中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和硝酸化合物,如甲基胆蒽苯并比、甲基亚硝脲亚硝基哌啶在1些动物实验中都可引发脑瘤。
(4)免疫抑制学说: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利用,会增加颅内或外周肿瘤产生的风险
(5)胚胎残余学说:颅咽管瘤上皮样及皮样囊肿、畸胎瘤脊索瘤明显产生于残留于脑内的胚胎组织这些残余组织具有增殖分化的潜力在1定条件下可发展为肿瘤。
以上就是关于髓母细胞瘤的病发机制的扼要介绍。对1些高危对象例如髓母细胞瘤的家族史者、及长时间处于放射性工作环境的人群应视为高危对象,应早期警戒,定期检查。
上一页:髓母细胞瘤的症状是什么?
下一页:髓母细胞瘤鉴别诊断方法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