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母细胞瘤确诊后怎么办呢

2017-06-10 04:38:41 来源:
分享:

我们不了解的疾病种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当髓母细胞瘤疾病出现的时候,在医治的进程当中,我们1定不能放松警惕,由于这类疾病恶化的速度相对来说都是非常快的,髓母细胞瘤确诊后怎么办呢,那末能够帮助我们摆脱随髓母细胞瘤疾病的治疗方法都是有哪些呢!

1、手术医治

对有显著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先消除颅内压增高,可作肿瘤切除或脑脊液分流手术,手术尽可能切除肿瘤,有人则认为广泛切除肿瘤易致使肿瘤播放,主张只切除部分肿瘤,买通第4脑室即可。手术可用枕部正中切口,咬开后颅窝骨质后,可见小脑蚓部膨隆增宽,或可在枕大池中见到肿瘤,吸引器方向指向导水管下口方向。可采取隧道式吸除的方法,上极1旦吸透,可见到大量脑脊液涌出,随之扩大的导水管开口清晰可见,此时可见到肿瘤与第4脑室底之分界,以此为标志切除肿瘤,可避免操作影响脑干。肿瘤如为硬纤维型,则可向其两侧剥离,阻断其血供来源,肿瘤常可完全取下。另外,操作时止血要完全,肿瘤表面的血管用双极电凝,并及时冲洗冷盐水降温。肿瘤切除后,髓母细胞瘤确诊后怎么办呢,脑干侧瘤床之渗血可用棉片压迫止血。结束手术时,被肿瘤阻塞的脑脊液循环应重新恢复,1般硬膜不缝合,逐层缝合伤口。

2、放射医治

术后病人接受放疗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期。Bruce指出,所有未经术后放疗的髓母细胞瘤均复发,且多在复发后1年内死亡。手术后放疗,目前统计其5年生存率达40%~60%,10年生存率也达30%~40%。早期有人主张,髓母细胞瘤患者可单纯给予放疗,但这样有两个缺点:①放射医治进程中肿瘤因肿胀,使脑干受压加重,病人可能因颅内压增高,脑干受压而致命。②盲目放疗对较良性肿瘤(如星形细胞瘤)的效果不好,髓母细胞瘤确诊后怎么办呢,可能延误病情。现在多数作者主张,在手术切除肿瘤,使脑脊液循环阻塞消除,同时确切作出病理诊断后再行放射医治。1般强调术后早期放疗,多在手术后1~2周内开始。基于髓母细胞瘤易转移的特点,应对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放疗,并在此基础上病灶局部增加放疗剂量。美国儿童肿瘤组髓母细胞瘤治疗调和委员会(MPCPOG)推荐的方案是分3部份:全脑、脊髓及后颅窝。全脑放疗应包括筛板,后达颈髓,脊髓放疗下界达骶2水平。剂量全脑40Gy(4000rad),后颅窝局部加15Gy(1500rad),脊髓35Gy(3500rad),每次不超过2Gy(200rad),比较好在150rad~180rad。对3岁以下幼儿的放疗,脊髓24Gy(2400rad),全脑35.2Gy(3520rad),后颅窝局部加量致总量为48Gy(4800rad)。这1方法所用放疗量大大高于60年代之前所用剂量,现已为多数人所接受,并认为是脑脊髓放射耐受的极限。

3、化疗

髓母细胞瘤术后单纯化疗未见明确疗效,即使在手术、放疗后利用化疗其结果亦有争议。Mazza统计47例病人的5年存活率,手术+放疗+化疗组达60%,明显高于未行化疗组(37%)。Thomas对8例复病发人用BCNU和地塞米松及鞘内用氨甲蝶呤(methotrexate)联合化疗,其中5例同时瘤灶局部加低量放疗,结果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疗效,其中6例明显有效,2例疗效不显著者均为第2次复发肿瘤。但发现化疗对生存无明显影响。对化疗的指征,Bloom认为化疗对肿瘤全切除病人无效,因此主要用于部分切除或仅行活检的病人,或2岁以下患儿。多数作者认为复病发人可加用化疗。Grafts实验发现亚硝基脲类药物与甲基苄肼联用时,甲基苄肼的细胞活性可在相对低的剂量下得到;若在使用亚硝基脲类药物后12天用甲基苄肼,可在不下降药效的条件下大大下落药物的骨髓抑制作用。因此在联合利用化疗药物时,特别要注意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增加药物毒性。另外,在化疗期间应随时监测外周血象变化。1旦发现全血细胞减少应予和时处理乃至暂停化疗。

相信大部份的人们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分析以后,对髓母细胞瘤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1定有了非常明确的了解了,生活当中这类类型疾病的潜伏伤害都是我们应当积极预防起来的,因此1旦疾病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我们1定要提高警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