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母细胞瘤这样的疾病产生以后严重影响患者健康,髓母细胞瘤应当如何治疗呢?在髓母细胞瘤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大家也许会忽视了髓母细胞瘤的医治细节,希望大家可以了解这些医治方法,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那末,髓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究竟是甚么呢。
髓母细胞瘤的病程较短,这是由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近1半患者病程在1个月内,少数可达数年,文献报导1般病程4~5个月,随着病人年龄的增大病程变长,由于髓母细胞瘤生长隐蔽,初期症状缺少特点,常被病人,亲属和医生所疏忽,首发症状为头痛(68.75%),呕吐(53.75%),步态不稳(36.25%),以后可出现复视,共济失调,视力消弱,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侵及脑干者常有复视及多种脑神经障碍,小脑扁桃体疝经常有颈强直,斜颈表现,因肿瘤多数阻塞第4脑室而产生颅内压增高。
1.颅内压增高
由于小脑蚓部的肿瘤不断增长,使得第4脑室和(或)中脑导水管受压,导致阻塞性脑积水,构成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和眼底视盘水肿等,本组头痛占76.6%,呕吐占95%,视盘水肿占72.1%,较小的儿童可有颅缝裂开,其中呕吐最为多见,可为早期的唯一临床表现,除颅内压增高外,肿瘤直接刺激第4脑室底的迷走神经核也是产生呕吐的重要缘由之1,呕吐多见于清晨,同经常伴随过度换气,儿童病人出现视盘水肿者较成人为少,这可能由于儿童期的颅内压增高可通过颅缝分离得以部份代偿,在成人几近皆有视盘水肿。
2.小脑侵害征
主要为小脑蚓部侵害引发的躯干性共济失调,病人轻重不同地表现步态盘跚,步行足间距离增宽,乃至站坐不稳及站立摇晃,Romberg征阳性,因肿瘤的侵犯部位不同而表现有所不同,肿瘤侵犯小脑上蚓部时病人向前倾倒,位于小脑下蚓部的肿瘤则多向后倾倒,由于肿瘤侵犯下蚓部者较常见,向后倾倒亦相应较多,肿瘤偏1侧发展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小脑半球症状,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共济运动障碍,原发于小脑半球者可表现小脑性语言,约1半以上的病人表现眼肌共济失调,多为水平性眼震,肿瘤压迫延髓可有吞咽发呛和锥体束征,2/3的患儿表现有肌张力及腱反射低下,髓母细胞瘤病理症状是什么,本组有小脑征者占88.3%。
3.其他表现
(1)复视:因颅内压增高导致两侧展神经不全麻痹,表现为双眼球内斜视,外展运动受限,出现单侧展神经麻痹伴随侧周围性面瘫者,常提示肿瘤已侵犯第4脑室底的面神经丘。
(2)面瘫:肿瘤直接侵犯第4脑室底面神经丘而至,较为少见。
(3)逼迫头位:当肿瘤或下疝的小脑扁桃体深入椎管内时,刺激及压迫颈神经根,造成病人的保护性位置反应。
(4)头颅增大及McCewen征:多见于年龄较小的病儿,因颅内压增高,颅缝分离而至。
(5)锥体束征:由于肿瘤体积增大,向前压迫推挤脑干而至,以双下肢出现病理反射较为多见。
(6)呛咳:肿瘤压迫脑干和(或)第Ⅸ,Ⅹ对脑神经时出现,临床检查呈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7)小脑危象: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小脑扁桃体下疝或肿瘤直接对脑干压迫的加重,造成意识丧失,呼吸变慢和血压升高,伴随两侧病理反射阳性,乃至去大脑强直等,可在短时间内呼吸迅速停止而死亡。
(8)蛛网膜下腔出血:髓母细胞瘤的肿瘤出血,是儿童非创伤性后颅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出血来源之1,髓母细胞瘤病理症状是什么。
以上就是髓母细胞瘤的医治方法了,看了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应当了解了髓母细胞瘤的医治方法。大家应当充分的利用这些疾病的常识,来帮助髓母细胞瘤这类疾病的治疗,这对疾病的治疗是很有帮助的,那些对身体不好的食品,大家千万不要食用,以避免伤害到身体。
上一页:髓母细胞瘤微创治疗的措施是什么
下一页:遗传是髓母细胞瘤的常见病因吗
相关问答